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黄山奇松》。齐读课题。同学们,我们知道享有天下第一奇山美称的黄山,以四绝闻名于世,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知道这四绝分别指什么?(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黄山四绝)  我们还知道,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特别有感情,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就是(情有独钟)。只要你来到黄山上,你就会看到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潇洒、挺秀的奇松。今天,我们一起去黄山尽情饱览四绝之首的黄山奇松。

 

整体感知

老师首先带大家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在玉屏楼前,举目四望,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这些奇松的名称。

同学们,玉屏楼前,你看到了哪些奇松?

黄山是无石不松,无松不奇的,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奇在哪里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

 

品读

(一)品读陪客松

三大名松尽收眼底,作者认为最具特色的是哪棵呢?(迎客松)你从文中哪一句话可以看出来?

    迎客松为何能成为奇松们的的代表呢?迎客松到底何奇之有呢?瞧,好客的迎客松正翘首盼望我们的到来呢!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它的神奇呢?(指名交流:)

(1)姿态奇: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是啊,这棵近千年的奇松虽然年事已高,历经沧桑,却仍然枝繁叶茂,长得蓬蓬勃勃,这形―真奇!这句话中的哪几个词语让你感受到它的奇?

理解“遒劲”:

理解“郁郁苍苍”: .

 

(2)精神奇

理解“饱经风霜”:

 这样“郁郁苍苍”“充满生机”的迎客松,作者却说他“饱经风霜”,那“饱经风霜”四个字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中的多少艰辛呢?

是啊,黄山上尺把高的松树都生长了几十年,可想而知,这么高大的迎客松不知经历了多少烈日暴雨,风吹雨打!据说它已有800多岁了。正如课文所说它饱经风霜,却顽强的活下来了,奇不奇?不仅如此,它还能长得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奇不奇?这样的神可真“奇”!

 

(3)名字奇:

除此以外,迎客松还“奇”在哪儿呢?知道为什么叫它迎客松吗?谁能找到相关的句子。

同学们,看看图,这一丛斜伸出去的枝干多么像主人的手臂,这个比喻贴切而生动。正因为太像了,所以人们把它叫做“迎客松”。这名字呀实在太奇了!

同学们,这棵迎客松不仅是黄山的象征,而且它的倩影走进了各族人民的心中,走进了人民大会堂,矗立在人民大会堂的会客厅之中,象征着我们中华民族的热情好客。

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些词来形容迎客松?

出示填空:(     )的迎客松

 

(二)品读陪客松

在被迎客松热情的迎上山后,接着谁来陪同我们游览黄山风光?((课件)出示陪客松)它如同绿色巨人,高大挺拔,伸展那宽大的肩膀,遮挡住炎炎烈日,陪同有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那无私的奉献精神怎能不让我们喜欢?

 

(三)品读送客松

领略完美丽的黄山风光后,谁来与游客依依不舍地道别?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盆景”大家都见过吧,谁能把自己对盆景的了解说一说?盆景是园丁精雕细琢的刻意造型,送客松没有经过人工的加工,也能像精雕细琢的盆景一样姿态优雅。奇不奇?

 

感悟写法:

师:刚才我们一口气,观赏了三大名松。你看,同样是写三大名松,但在内容上篇幅上是有区别的,你们发现了没有?

 

    同学们,黄山松何止这三大名松,它们星罗棋布,争奇竞秀。它们或――,或――,或――;或――,或――,或――;它们有的――,有的_____……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____,更加____.黄山奇松真是_――千姿百态

漫山遍野的黄山松,就足以把黄山装点得妙不可言。同学们,请大胆地展开想象,仿照第二段描写黄山松的写法,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黄山松用几句话描绘出它们的奇吧, 写在小练笔上。

 

五 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黄山,领略了黄山奇松的风姿。它们奇吗?真奇啊!客人来了,它们迎客、陪客、送客,难怪人们对奇松情有独钟。它们美得奇,奇得艳,真是让人大饱眼福,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