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金秋十月,德胜小学语文教研组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主题观摩课研讨活动。在国庆长假前,五年级组的语文老师就接到了展示课的通知。年级组的周功泉老师和林瑞老师欣然领命。

五年级组的老师首先确定了本次开课的主题,即本册第四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的课文。周老师执教的是古诗《示儿》,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之情。林瑞老师执教的《少年中国说》,这是部编版教材里新编入的课文,林老师利用朗读进阶单,学生以小组合作为主,在一次次的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之后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对振兴中华的迫切愿望。

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时,周老师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整首诗,周老师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同样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周老师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

《少年中国说》写于“百日维新”失败后的1900年。当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帝国主义嘲笑中国为老大帝国,在此背景下,梁启超写了这篇文章。文章热情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的中国少年寄予了无限希望。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课文多为四字一句,或六字一句,而且押韵,多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大量引用典故。文章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本课是一篇半文言文半白话文的过渡性的文章。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因此林瑞老师把本课的重点定位在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最后达到有感情朗读的目标。本文长短句结合,交替出现,节奏感极强。因此林老师先要求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把课文读正确,然后通过小组全班展示把课文读流利。当学生把课文读流利之后就发现自己的声调不由自主地变得高亢嘹亮,好像要把胸中那种豪迈之气和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霸气发泄出来一样。这也是本课留给其他听课老师的最深刻的印象。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结合资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两位老师在磨课的时候,把这个大目标分成四个小目标来进行落实。分别是引导学生借助资料了解背景,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利用资料来丰富对课文的认识;借助资料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针对学生的理解疑难处,借助资料解释疑难,体会情感。

通过聆听周老师和林老师的公开课,每一位听课老师感受到两位老师的课能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由表面落实到了实处,真正的触动了学生的内心,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油然而生。同时,在座的老师也再次认识到了一句话,对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自己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来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两位老师的课堂,对这句话做了很好的诠释。

德胜小学 王睿(供稿、摄影)

林瑞(审核)